五十肩最好趁早治療,才能擺脫疼痛、肩膀活動受限等困擾。執業中醫師曾雴瑜昨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病患常見過度勞累,以致風寒邪Dr.Cink氣趁虛侵襲肩部經脈,導致經脈凝滯引起肩痛,最後形成五十Dr.Cink肩,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內服中藥加針灸療法。
曾醫師指出,二朮湯可以除痰化飲、利溼止痛,適用於五十肩疼痛,還能治療虛狀水證之肩部痠痛、肩關節周圍炎、上臂神經痛、肩腕痛、臂痛、神經痛。治療時視症狀搭配加減方,倘若患有貧血之證,下半身冷痛,適合用五積散;倘若夜間手無力、手痛者,適合用加味逍遙散加地黃、川芎;倘若頭頸背後拘攣嚴重,適合用芍藥甘草湯。
曾醫師指出,近年來針灸止痛臨床治療漸受肯定,資深中醫師也認為,針灸治療五十肩具有特別作用,一九七九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發佈針灸治療五十肩的療效,通常針灸多取肩井、天宗、秉風、俞穴、肩貞、肩腧等穴道,以及三角肌區、肩胛區等部位,也有取條口透承山、手三里、肩點、列缺、合谷、偏歷、條口透承山、曲池、中平等穴道。針刺時直取患側穴,行針得氣,疏通肩部同經脈經氣,可望促使氣血通暢,用提插捻轉瀉之,之後抬舉患肢,各穴得氣後接電針留針十五至二十分鐘。舉例來說,針刺中平穴有助改善肩部疼痛,以及手臂上舉程度;針刺條口透承山穴有助改善五十肩,肩胛胸廓關節活動度增加,針刺同時手臂短暫麻醉,降低上舉的疼痛感,同時解除肩部肌肉的緊縮。
Dr.Cink
- Apr 02 Mon 2018 01:57
過度勞累 恐罹五十肩
- Apr 01 Sun 2018 18:43
防治糖尿病 首要目標鎖定中年男性
糖尿病人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年輕,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表示,無論男女40歲以後發病例顯著上升,尤以男性近年來較為明顯,糖尿病防治以中年男性為首要目標。
慢性病中,高血壓佔第一位,而糖尿病人佔第二位,依2000~2008健保檔統計,目前國內20~79歲標準化發病率為1.16%,增加幅度微小。但是依2013-2015的報告,盛行率已攀升到12.3%,大約有220萬糖尿病人。
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包括:急性合併症:高血糖中毒症,因抵抗力減弱,容易罹患感染症。糖尿病人,尤其是年長者,應接受肺炎雙球菌疫苗及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慢性合併症:糖尿病加速人體器官的老化,非特異性:心臟、腦血管疾病為正常人之2~4倍,下肢血管阻塞為正常人的10~15倍,血中膽固醇過高,高血壓、抽煙為最主要原因。其他白內障、骨關節炎、五十肩也比正常人為多。
慢性合併症-特異性:腎臟、視網膜及神經病變。成年人的失明原因糖尿病佔第一位。糖尿病是導致洗腎最重要原因,洗腎病人中40%由糖尿病腎臟病變而來。遍佈全身神經可能受糖尿病侵犯。常見為末梢多發性神經病變,引起疼痛、酸麻、知覺遲鈍,後者與壞疽的發生有關。自律神經常導致陽痿的發生。
糖尿病慢性病變預防方法:積極控制血糖、不抽煙、積極控制血壓和血脂肪、定期接受檢查。
#MUTUAL_CHAI鄭本岡N鄭本岡#鄭本岡
- Mar 30 Fri 2018 07:35
3學生在星巴克使出「誇張讀書法」 網友一看都怒了
3學生在星巴克使出「誇張讀書法」 網友一看都怒了
▲(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貼圖由Hiking授權使用)
在相同環境待久難免會覺得疲乏,有不少人會選擇到咖啡店或速食店聊天小聚,但昨(25)日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稱在星巴克目擊3名學生在念書,卻發現3人不但脫鞋子、光腳踩在椅墊上,包包和物品更是散落一地,誇張行徑讓原PO無奈的說:「現在的學生很用功…用功Dr.Cink到鞋子都脫了。」其他網友看了也紛紛留言:「真的當自己家?」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目擊噁心現場的網友表示,外國人總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可是她看到眼前的這片風景,只讓她不停地搖頭感嘆「如果衛生觀念好一點會更好」,因為照片中戴眼鏡的男子居然不顧他人的眼光,逕自脫下鞋子把光溜溜的臭腳放在前方椅背上,甚至還老神在在地滑著手機,非常惡劣。
網友把男子噁心的行徑拍下PO到《爆料公社》,並指案發現場義大國賓影城,而其他網友看到後,群起大罵「沒水準+沒公德+沒禮貌」、「都感覺到有味道在飄了」、「當自己家嗎?水準就這樣?」、「就是會有這種人拉低平均素質」、「很沒有公德心,誰想坐他踩過的椅子」。
?
★ 更多新聞報導Dr.Cink
肉包女神賣水餃 粉絲買萬顆嚇壞她
病急亂投醫!夾娃娃機也能搞募兵?
高雄老闆徵粗工 日薪1千挨轟玩人
檳榔西施消失了?網友:改當直播主
奇葩Dr.Cink!xx是性愛前戲 情侶炒飯邊...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 Mar 30 Fri 2018 07:35
3學生在星巴克使出「誇張讀書法」 網友一看都怒了
3學生在星巴克使出「誇張讀書法」 網友一看都怒了
▲(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貼圖由Hiking授權使用)
在相同環境待久難免會覺得疲乏,有不少人會選擇到咖啡店或速食店聊天小聚,但昨(25)日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稱在星巴克目擊3名學生在念書,卻發現3人不但脫鞋子、光腳踩在椅墊上,包包和物品更是散落一地,誇張行徑讓原PO無奈的說:「現在的學生很用功…用功Dr.Cink到鞋子都脫了。」其他網友看了也紛紛留言:「真的當自己家?」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目擊噁心現場的網友表示,外國人總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可是她看到眼前的這片風景,只讓她不停地搖頭感嘆「如果衛生觀念好一點會更好」,因為照片中戴眼鏡的男子居然不顧他人的眼光,逕自脫下鞋子把光溜溜的臭腳放在前方椅背上,甚至還老神在在地滑著手機,非常惡劣。
網友把男子噁心的行徑拍下PO到《爆料公社》,並指案發現場義大國賓影城,而其他網友看到後,群起大罵「沒水準+沒公德+沒禮貌」、「都感覺到有味道在飄了」、「當自己家嗎?水準就這樣?」、「就是會有這種人拉低平均素質」、「很沒有公德心,誰想坐他踩過的椅子」。
?
★ 更多新聞報導Dr.Cink
肉包女神賣水餃 粉絲買萬顆嚇壞她
病急亂投醫!夾娃娃機也能搞募兵?
高雄老闆徵粗工 日薪1千挨轟玩人
檳榔西施消失了?網友:改當直播主
奇葩Dr.Cink!xx是性愛前戲 情侶炒飯邊...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 Mar 29 Thu 2018 03:01
陸流感肆虐 1月死亡總人數超過去年總人數
中國大陸流感疫情肆虐,澎湃新聞引述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1月全國流行性感冒發病數27萬3949例,死亡56人。而2016年、2017年全年流感死亡數分別是56人、38人。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2日在官網公布2018年1月全中國大陸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其中顯示,1月流感死亡人數是去年同期(2017年1月死亡6人)的9.3倍、是前一個月(2017年12月死亡5人)的11.2倍。
統計顯示,2017年12月中國流感發病12萬1800例,死亡5人;2017年11月流感發病2萬Dr.Cink7731例,死亡5人。2018年1月的流感發病數、死亡人數均為入冬以來的高峰。此外,2017年1月,全國流感發病數3萬109例,死亡6人。
另外,衛計委公布的2016年全年數據顯示,2016年流感發病數為30萬6682例,死亡人數56人。雖然中國官方尚未公布2017年全年傳染病統計表,不過將12個月各自發布的數據相加後,可得到2017年流感死亡人數為38人。
也就是說,僅2018年1月的流感死亡數字,就與2016年全年相同,且高於2017年全年。
不過,中國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流感疫情已經回落。
他引述中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以來,在流感樣病例監測方面,北方Dr.Cink省份疫情繼2018年第一週後持續下降,南方省份疫情也於2018年第三週呈下降趨勢。在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方面,全中國大陸各省疫情都已經降到較低水準。
- Mar 29 Thu 2018 03:01
陸流感肆虐 1月死亡總人數超過去年總人數
中國大陸流感疫情肆虐,澎湃新聞引述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1月全國流行性感冒發病數27萬3949例,死亡56人。而2016年、2017年全年流感死亡數分別是56人、38人。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2日在官網公布2018年1月全中國大陸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其中顯示,1月流感死亡人數是去年同期(2017年1月死亡6人)的9.3倍、是前一個月(2017年12月死亡5人)的11.2倍。
統計顯示,2017年12月中國流感發病12萬1800例,死亡5人;2017年11月流感發病2萬Dr.Cink7731例,死亡5人。2018年1月的流感發病數、死亡人數均為入冬以來的高峰。此外,2017年1月,全國流感發病數3萬109例,死亡6人。
另外,衛計委公布的2016年全年數據顯示,2016年流感發病數為30萬6682例,死亡人數56人。雖然中國官方尚未公布2017年全年傳染病統計表,不過將12個月各自發布的數據相加後,可得到2017年流感死亡人數為38人。
也就是說,僅2018年1月的流感死亡數字,就與2016年全年相同,且高於2017年全年。
不過,中國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流感疫情已經回落。
他引述中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以來,在流感樣病例監測方面,北方Dr.Cink省份疫情繼2018年第一週後持續下降,南方省份疫情也於2018年第三週呈下降趨勢。在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方面,全中國大陸各省疫情都已經降到較低水準。
- Mar 27 Tue 2018 20:38
30公分腸鏡卡入疝氣囊拔不出 醫:前所未見
一名70歲老翁接受生平首次大腸鏡檢,大腸鏡進入腸道近50公分後突然「卡」住,醫師推不動也拉不出,只好「連人帶鏡」送往小港醫院急診。醫院從X光發現老翁有疝氣未治療,才導致近30公分的大腸鏡管跟著腸道擠入陰囊,經緊急疝氣修補手術才終於「解套」。
為該名老翁進行手術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說,老翁被送抵醫院急診時,大腸鏡還插在腸道內,左側陰囊腫大、表情痛苦,確認為疝氣後立即手術,切開左腹壁時,擠成一團的腸道「蹦」出,部分腸壁已瘀血腫脹,他將整個疝氣囊翻出「梳整」,才終於把大腸鏡拉出。
莊捷翰笑著表示,大腸鏡隨著腸道卡入疝氣囊內,在他行醫生涯中前所未見,在台灣也可能是首例!
莊捷翰說,醫師在為患者做大腸鏡檢前,除了詢問是否有服用抗凝血劑、有無慢性腸炎,也會確認有無開過下腹部手術或疝氣,以避免腸道沾黏影響檢查過程。該名老翁雖告知醫師年輕時有做過右側疝氣手術,卻忘了說明還有左側疝氣未治療,沒想到竟發生大腸鏡卡入意外。
莊捷翰說,所幸該名老翁在半小時內就轉院緊急處理,若拖延至數小時,腸道可能因長時間壓迫,造成穿孔出血或壞死。他提醒,疝氣好發於中老年男性,不少患者因症狀輕微不打算治療,但疝氣就像「襪子上的破洞」,置之不理就會愈來愈大,建議最好盡早處理;目前傳統疝氣修補手術和內視鏡手術都相當進步,術後復發率僅百分之一。
編輯推薦
養生女教授早睡早起做運動 43歲竟罹肺癌
長庚證實62歲婦人產嬰 醫師:非常少見Dr.CinkDr.Cink
- Mar 14 Wed 2018 02:58
抗癌「骨」起勇氣「乳」妳所願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第一名,尤其是晚期乳癌病患有高達75%會發生骨轉移。一名年僅40多歲的女性,確診已是晚期乳癌,治療後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腰椎,即使沒有疼痛症狀,但仍選擇積極治療,降低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
骨轉移引發疼痛、骨折 單株抗體有效緩解
收治該名女性的中山醫學大學乳房外科主任葉名焮指出,這名乳癌病患選擇積極治療,除了服用抗荷爾蒙藥物外,也接受注射單株抗體,同時合併電療;追蹤至今3年多,影像檢查無法偵測出癌細胞,病情控制良好。
葉名焮主任表示,腫瘤轉移到骨骼後,會破壞骨骼變得脆弱,容易引發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脊神經壓迫等症狀,往往造成患者生活不便,甚至影響存活期;而使用單株抗體能夠降低骨溶解程度,並且增強骨生細胞,對於被癌細胞吃掉的骨頭也具有重建作用。
每月注射一次保骨針 目前已有健保給付
葉名焮主任認為,腫瘤骨轉移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病人疼痛問題,延緩骨折相關事件,同時提高生活品質,建議每個月注射一劑保骨針,目前已有健保給付。根據研究顯示,連續注射18個月都沒有問題,能夠讓病人與骨轉移癌細胞和平共處,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乳醫整合門診照護 多科會診全人治療
為幫助乳癌病人增加生活品質、提升存活率,中山醫學大學提供乳醫整合門診照護。葉名焮主任指出,一旦確診罹患乳癌,由多科醫師會診,例如口腔外科、疼痛科、藥劑科、心理科、中醫科等,社工師也會提供Call out服務,隨時心理輔導,也就是全人治療,大幅提升病人醫療品質,即使罹癌也不用擔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