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月經來訪總是疼痛難耐?或是經血量過多嗎?別以為只是體質虛涼,或是吃太多冰品,小心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甚至是子宮內膜癌的前兆。
二十八歲的聶小姐每個月月經來時都是痛徹心腑,月經不規則且經血量異常多,平時和先生行房也有腹痛的情形,原本以為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祟,但最近幾個月,每個月月經來時都長達半個月之久,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異位症到底是什麼?子宮內膜癌又是什麼癌症?月經流量過多是問題嗎?阮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為堯指出,子宮內膜是指每個月月經來潮所剝落下來的組織。當這些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隨著月經週期不斷的生長,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內便形成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稱做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常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沾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
莊為堯說,子宮內膜異位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經血逆流、免疫及遺傳因素都是可能原因。據統計,正常育齡婦女中有7~15%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而有不孕症困擾的女性更高達30%。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標準症狀主要是經痛、慢性下腹痛、性交疼痛、以及不孕或不易受孕,部分會有經血過多、經期過長(超過七天以上)現象。
活動假牙患者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就要回診一次,每五年要更換或修改一次假牙,像老年人就要記得,假牙不是很堅硬的東西,當然也會有摔破的時候,所以拿的時候一定要拿穩,要注意防止摔壞假牙。患者到牙科裝假牙時,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要假牙舒適,好用,美觀,結實。就拿舒適,結實來說,當然是假牙體積越小,越輕便就越舒服,但目前製作假牙的塑膠如將其做得過小,過薄其強度也就隨之下降,此外由於塑膠的導熱性差,因而進食時對食物的溫度感覺就差,從而喪失吃“火鍋”時那種“膾炙人口”的美好感覺。金屬支架假牙則可避免這些缺點,就比較能滿足患者的要求。但是金屬支架假牙也有些缺點與限制,例如對患者的口腔條件有一定要求,而不是任何情況都可製作這種假牙。此外由於它的製作工藝設備複雜,目前國內外很多醫院還不能開展此類服務。所以它的費用也會比普通塑膠假牙高出2-3倍。
一般來說,如果有痛經,或慢性腹痛的情況,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率高達40至60%,但若是經血過多、經期過長或不規則,則也要考慮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
莊為堯說,台灣大部份的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停經後女性,年齡分布於45至59歲間,有60%都是在50歲之後,約15%發生在40歲以前,相較於西方40歲以下僅5%,顯示國內罹患子宮內膜癌者有年輕化趨勢。
在台灣子宮內膜癌逐年增多,近10年來的發生率成長了83%以上,自從2011年以來已取代子宮頸癌成為最常見的婦癌。研判應與現代人飲食西化、生育年齡延遲有關。活動假牙
莊為堯進一步說明,年輕型子宮內膜癌,多好發於肥胖者,BMI大於30以上者佔6成之多,其他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未生育或是不孕者,以及罹患多囊性卵巢等患者。典型症狀包括長時間經血量過多、月經不規則,陰道異常出血、有異常的陰道分泌物,或是突然出現下腹部疼痛、解尿疼痛、性交痛等症狀。
由於子宮內膜癌的症狀和子宮內膜異位類似,莊為堯特別提醒,若是有經血過多或不正常陰道出血,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並加以診斷,尤其是年輕女性更不能輕忽。
活動假牙選擇混合支持式的比較舒服,主要是以黏膜組織以及牙齒作為支撐。還有黏膜支援式活動假牙,是通過粘膜組織來承擔咀嚼力,還有一種是牙支持式假牙,對於兩邊都有基牙,又可以放置卡環支托的人來說比較適合,是通過天然牙齒來支撐咬合力,不同的人群可以選擇的活動假牙類型不同。基牙壞了可以治療。活動假牙如果基牙只剩牙根了,可以拔除,也可以做覆蓋假牙,保留牙根。建議你要是不想拔牙只剩下一個牙根可以做假牙的時候拔它。牙齒缺失後為了恢復咀嚼或者美觀等功能,方法有幾種,一是常規的固定橋修復,活動假牙修復還有種植假牙修復,這幾種方法都各有利弊,目前我認為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首先說活動假牙吧,缺點就是異物感很大,不舒服,需要適應,咀嚼效能也比較低,但優點是費用比較便宜,創傷小,容易維護對剩餘牙齒和口腔組織的影響可控性比較好。固定橋修復的優點是比種植牙費用相對較低,沒有異物感或者異物感很小,舒服,咀嚼效率高,也美觀,缺點也明顯,需要用健康的天然牙作為基牙,適應症比較嚴格,可能會縮短天然牙的使用壽命,對醫生和技工的技術要求很高,我認為技術方面的要求不亞於種植牙。最後說說種植牙,缺點是目前來講費用比較貴,對身體健康狀態要求很高,比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患等如果沒有控制是不能做的,適應症也比較嚴格,比如缺牙間隙過小,咬合空間小,牙槽骨嚴重吸收等,另外後期維護要求也非常高,後期維護不好失敗的風險很大,優點自然也多,舒服,咀嚼效率高,對其餘牙齒影響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