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凶殺案頻傳,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說,希望民眾減少接收凶殺案相關訊息,媒體報導也應自律,以免人心惶惶、造成模仿效應,精神疾病和重大案件未必有關,不應貿然扣連。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劉建國今天下午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時表示,近幾日內台灣殺人案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甚至有民眾會質疑「是不是有精障手冊就可以殺人」,政府應導正視聽。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說,完全沒有這樣的情況,不是說有精神障礙者犯法就不會被懲罰,但也不是說有精神障礙就會傷人,「社會也不能污名化,精障跟殺人沒有直接相關」,完全兩回事,希望不要混為一談,造成社會更大的混亂。
活動假牙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受訪則表示,因媒體發達,相關案件一再詳細被報導,連砍殺過程、從哪個部位下刀等都鉅細靡遺,容易引起模仿效應;且媒體報導常特別標記傷人者有「精神疾病」,但疾病和犯案相關性的扣連應該要小心,「為什麼不說這些人都有香港腳呢?」
諶立中指出,以犯罪率來說,精神疾病者確實比一般人高,但都是「微罪」,如因意識不清醒,可能拿了別人東西或騷擾他人;若以嚴重的凶殺或傷害案件,精神疾病者的犯罪率並沒有比一般人來得高,卻會被特別標記,形成「比較危險」的刻板印象。
活動假牙又稱活動義齒,而其專業名稱是可摘義齒(removable denture),包括可摘局部假牙和全口假牙。是利用剩餘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組織作為支撐,依靠假牙的固位體和基托來固位元,用人工牙恢復缺失牙的形態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復缺損的牙槽脊、頜骨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形態,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種修復體。
一、活動假牙的適應範圍其實很廣泛
1.需過渡性假牙、間隙保持者
2.需即刻假牙、化妝假牙者
3.各種牙列缺損和牙列缺失
4.需恢復垂直距離者
5.牙缺失伴有牙槽骨、頜骨或軟組織缺損者
6.牙周夾板作用
二、不適合使用活動假牙的對象
1.嚴重的牙體、牙周或黏膜病變未得到有效治療控制者。
2.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生活不便的患者。
3.對假牙材料過敏、異物感明顯無法克服者。
活動假牙更值得注意的是,諶立中說,根據統計,精神疾病患者反而比較容易被傷害,他們的壽命比較短、傷害致死的比例也高,可能是因搞不清楚狀況得罪人或發生意外,這部分卻不受重視。
連續凶殺案發生,諶立中說,除了媒體報導應自律,避免人心惶惶;因春、夏之際的4至7月,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緒會比較不穩定,荷爾蒙變化比較大,復發的比例也會比較高。若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家人一定要多關心,鼓勵就醫、及早治療,且患者不要輕易停藥。
諶立中表示,有些個案自認病況已經穩定,就輕易停藥,但症狀穩定可能只是暫時現象,精神疾病大部分不容易斷根,如果要停藥,一定要在醫師評估下緩慢進行,如症狀穩定好幾年,藥慢慢減,絕對不是斷然停藥,病根還在就容易復發。
牙齒在每個人一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沒有健康的牙齒,年輕時可能會影響社交關係,年老時更有可能會危害到身體健康,有研究指出咀嚼動作可以預防老人癡呆。缺牙的原因有非常多,但若是缺牙太久不補,可能更容易造成其他健康牙齒的損害,所以這時候能選擇使用假牙填補缺口,假牙的種類有非常多,近年來因科技日新月異,全瓷冠推薦也運用在假牙製作方面,不僅加速了假牙製作時間,也能更精準的製作適合患者的假牙,今天就來介紹詳細瓷牙。